美联储14日加息几成定局,在市场普遍关注流动性是否会再度受扰动因素影响背景下,央行下一步货币操作引人关注。多位专家对记者表示,此次央行大概率跟随美联储“加息”。由于市场预期充分,且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之间仍存在明显的利差,预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上调将波澜不惊。[1]
事实上,我国央行“加息”包含两层意义,一是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二是指以逆回购、MLF(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等为代表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利率。最近几次央行“加息”都是上调了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利率。自2016年以来,除了2017年6月美联储加息,央行并未跟进以外,历次美联储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后,央行都上调了以OMO(Open market operations,公开市场操作)、MLF等为代表的政策利率予以跟进。
第二十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
(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
(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运用前款所列货币政策工具时,可以规定具体的条件和程序。
[释义] 本条是关于中国人民银行可以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规定。
根据本条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
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
为保证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能够应付客户提取存款的需要,防止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盲目扩大信用,损害客户利益,各国的中央银行法都授权中央银行通过存款准备金政策对资金市场进行调控。
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及其他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吸收存款后,必须按照中央银行规定的比率向中央银行缴存一部分,作为一种必要的准备。中央银行规定的这个比率叫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者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现扩张或者收缩信用规模。
中央银行集中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一部分存款作为存款准备金,不但是为了调节信贷及货币供应规模,满足流动性和清偿能力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央银行的一种负债业务。存款准备金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另一种是超额或自由准备金。[1]
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
(一)存款利率: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备付金存款,保险公司活期存款、财产保险总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邮政储蓄转存款,以及对农村信用社开办的特种存款、短期融资券利率等;
(二)贷款利率: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年度性贷款、季节性(三个月、六个月)贷款、日拆性贷款、铺底资金、再贴现、逾期贷款惩罚性利率等;
(三)人民银行内部联行利率。
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即公开市场业务
[1] “加息”或至 政策利率小幅调整概率大 http://www.xinhuanet.com/money/2018-06/12/c_129892350.htm
[2] 中国人民银行法释义http://www.npc.gov.cn/npc/flsyywd/jingji/2004-10/26/content_3377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