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

口述历史是一种搜集历史的途径,该类历史资料源自人的记忆,由历史学家、学者、记者、学生等,访问曾经亲身活于历史现场的见证人,让学者文字笔录、有声录音、影像录影等。之后,作为日后学术分析,在这些原始记录中,抽取有关的史料,再与其他历史文献比对,让历史更加全面补充、更加接近具体的历史事件真实。[1]

口述历史能否给予“历史的真实”?

读书报:人的回忆往往不可靠,并且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那么,从历史学的角度,从普通读者的角度,该如何看待口述史的真实性呢?口述史作品吸引人的一个地方,或许是它传达出口述人的倾向、情绪,因而平添一种真实感和生动性,似乎,关于历史的“主观表达”要比“客观叙述”更好看,是这样吗?

左玉河:口述历史具有源于记忆、主观性较强、不够稳定等特点,故不断受到人们的怀疑和误解。人们不止一次地质问我:口述历史能否给予“历史的真实”?我的回答是:口述访谈中纯粹的中立和不介入是不可能的。[2]

口述历史是访谈者和受访者共同参与才能完成的。真实是口述历史的价值所在,但口述历史要求的真实,不仅仅是口述访谈录音整理的“真实”,更重要的是受访者所口述的“历史内容”的真实。因此,整理访谈录音无论再“真实”、再“原汁原味”,也无法保证口述“历史内容”的真实;口述历史的真实与否,主要取决于受访者口述“历史内容”的真实与否,而不完全决定于整理者是否忠实于访谈录音。

近年来国内出版的口述史作品

1.《中国知青口述史》(刘小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2.《启功口述历史》(赵仁珪、章景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日军侵华集中营》(何天义,大象出版社2008年版)

4.《流亡:抗战时期东北流亡学生口述》(齐红深,大象出版社2008年)

5.《山西抗战口述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河北抗战“三亲”实录》(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版)

7.《一百个人的十年》(冯骥才,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8.《文强口述自传》(刘延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朱元石,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

10.《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艾恺,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11.《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张健飞、杨念群,三联书店2003年版)

CCTV纪录频道《我的抗战》

大型历史纪录片《我的抗战》共32集(http://tv.sohu.com/s2011/wodekangzhan/ ),由崔永元的“口述历史”团队历时8年制作完成,其间共采访3500位老人,自筹资金1.2亿元,此番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是精编版20集。[3] 2010年,《我的抗战》是小崔最得意的作品之一,接受采访时小崔更表示,该片是一次“更接近口述历史”的纪录片尝试,且是更具传奇和梦想的结晶。

参考文献

[1] 口述历史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A3%E8%BF%B0%E6%AD%B7%E5%8F%B2

[2] 口述历史能否给予“历史的真实”? http://book.ifeng.com/shuhua/detail_2008_08/28/337518_0.shtml

[3] CCTV纪录频道首播《我的抗战》 崔永元抗战到底 http://yule.sohu.com/20110419/n3060711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