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路堤与陡坡路堤

3.6.1  高路堤、陡坡路堤及不良地质、特殊岩土路段的路堤,应作为独立工点进行勘察设计。

3.6.2  高路堤与陡坡路堤设计应在掌握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填料来源及其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地基处理、结构形式、排水设施、边坡防护等综合设计。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调整设计,保证路基稳定。

3.6.3  高路堤与陡坡路堤的地基勘察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的要求,查明地基土的土质类别、层位、厚度、分布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地下水理深和分布特征,确定地基承载力,获取设计所需的物理力学参数。[1]

3.6.6  应根据地下水出露情况和岩土性质,设置完善的地表和地下排水系统,及时做好坡面防护。

3.6.7  高路堤与陡坡路堤设计时,应进行路基稳定性计算分析。分析时,应考虑以下三种工况:

正常工况:路基投入运营后经常发生或持续时间长的工况。

非正常工况I:路基处于暴雨或连续降雨状态下的工况。

非正常工况II:路基遭遇地震等荷载作用的工况。

条文说明

3.6. 6  高填方路基边坡坡面往往比较宽阔,受雨水等不利因素影响大。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对雨水在高路堤边坡上的渗流形态进行了研究,得到:雨水沿边坡渗流,并在坡脚积聚,使路基坡脚强度降低,严重影响高填方路基稳定性。坡面不及时进行防护,易造成冲蚀等病害,进而影响到路基整体稳定性。为此,提出了条文的要求。

对路基稳定性有影响的降雨主要是暴雨或连续降雨。对运营期的路基,降雨影响深度通常有限。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通过在重庆和甘肃等地不同降雨强度的现场试验得出:在没有任何路基边坡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甘肃黄土填筑的路基,降雨入渗深度为1m左右,重庆页岩土石混填路基,降雨入渗深度为2 ~3m。当路面铺筑完成,且路基排水设施完备、 路基边坡进行植被等防护后,降雨对路基的影响还会减弱。同时,通过计算分析得到:随着降雨入渗深度的增加,路基稳定性持续降低。当入渗深度小于3. 5m时,路基稳定系数降低的幅度比较小; 当入渗深度达到5m时,降低36% 左右; 路基全饱和时,稳定系数可降低一半以上。 如以路基全部受到降雨的影响来考虑降雨工况,既不符合实际,又会导致降雨工况控制路基设计的状况,因此,应当以降雨影响处于有限深度范围来考虑降雨工况。

术语定义

2.1.7  高路堤  high embankment

路基填土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路堤。

2.1.8  陡坡路堤  steep slope embankment

地面斜坡陡于1:2. 5的路堤。

参考文献

[1]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